海峡摄影

搜索
海峡摄影 七问摄影 查看内容

叶明文:镜头里的史诗

2019-1-18 14:32/ 发布者: answer/ 查看: 2667/ 评论: 0/原作者: 潘佳琪

  好作品必须要印在书上,挂在墙上,接受更多人的思考。
——叶明文

  8年前,他开始做中国大学生现代摄影大赛的策划和评选;
  8年里,他策划过国际国内摄影大展20多次;担任了5届中国大学生现代摄影大赛评委;并受邀新加坡高校讲学,致力于推动与历史文化相关的文献摄影展览;
  2018年,他成为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特邀策展人。
  他就是叶明文。

《西安档案》系列之一  秦岭 摄


《西安档案》系列之二  秦岭 摄


《西安档案》系列之三  秦岭 摄



  N0.1 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您是生活馆的策展人,该馆重点展示的就是纪实类作品。请问,您钟爱纪实作品吗?

  叶:在我所有策划的展览里,纪实占比多一些。从过去、现在到未来,我相信纪实摄影都是主流。纵观当代摄影,大部分也是纪实类的,只是在表达形式和内容取向上与传统有了区别,这是摄影的进步,它不可能永远停留在经验上的观看,总会有个性的摄影师不断创造更好的观看方式,挖掘当代题材。社会变革的步伐从未停止过,摄影媒介自然会随之变化,但摄影的本质从未动摇,在表达方式上不再强调纪实、艺术或观念的划分。策展人需要具备宽广的视野去接纳影像的变化,也可以通过策展去引领影像的变革。


  N0.2 您认为从事纪实摄影的摄影人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养?

  叶:纪实摄影首先是通过照片来理解人、社会和自然,相比其他表现手法,摄影具有更接近真实样貌的特质;其次是观察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或变化,也就是常说的“发现”;但是在理解性和观察性背后隐喻了一定程度的思想性。思想性,是指摄影师用影像传递艺术家的态度、判断和哲学思考,反馈那些积极或消极的社会现象、文化特征、意识潮流。摄影师会采用批判的方式来体现态度和立场,但批判不等于批评,而是更深层次的洞见,提出个人的见解,因此,我认为优秀的摄影家一定是优秀的思想家。


  N0.3 中国的纪实摄影在这三年的时间里已崭露新的线索,很有可能在文献摄影上激起浪花,在您看来,如何从纪实摄影中剥离出文献摄影?

  叶:从摄影史来看,纪实摄影已经走了很长的一段路,摄影师们各显神通,比如街拍、自拍、摆拍、报道、长期跟踪、专项调查、景观、批判、观念等多种方式并行。但无论怎样,观众总是想看到过去没有的内容,策展人也希望找到亮点。

  在寻找新的突破点时,文献摄影就显露出来了,因为太多摄影师切入当代议题,让具有文献性的历史文化题材反而变得稀有。中国的历史长度和地理空间都拥有足够多的题材让人去拍摄,所有的摄影分类中文献摄影具有最强的传承性。

  比如我们研究百年前的中国,甚至是1949年后的中国,光靠文字资料的描述很难获得鲜活的印象,有些只能从外国的摄影作品中寻找。文献摄影不单是老照片,它应该是系统性的再现阶段历史、重大事件、特殊地理样貌和变化、文化特征、族群演变以及古代历史和家族历史等。

  文献影像的获得可以由策展人或编辑从大量摄影师的个案作品中整理归档,也可以是摄影师独立拍摄完成。我过去策展的《人民公社》《大运河》《中国物件》《西安档案》都是比较典型的文献类摄影。当然最近的比如《国家相册》《京张铁路》也是典型的文献摄影的归纳。再比如《绿皮火车》现在看来是纪实,过几十年后,它就是很珍贵的关于绿皮火车的文献影像。文献摄影师无外乎是能看到当下的历史,或者以历史为线索进行的纪实。

《人民公社》系列之一  方小马 摄


《人民公社》系列之二  方小马 摄


  N0.4 在国际展上,国外摄影师的简介着重于描述该摄影师的研究领域,而中国摄影师介绍则侧重于会员级别、奖项、头衔。您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叶:我觉得摄影师应当忘记荣誉,以内在的驱动力发起对某个事物的研究和兴趣,然后拍摄,将摄影作为研究对象的副产品,这就形成了有深度、有趣味的照片。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驱动力是对某个事物的研究和兴趣,而不是外在的标签。说得具体一些,就是用摄影来表达或追问一切事物,如果缺乏这种精神的话,还能如何获得好作品呢?所以看到摄影师的简历中描述其正在进行某项研究和探索,我是为之叫好的,摄影永远是在表现拍摄本身以外的事与物,所谓“功夫在诗外”,然而这个广为人知的常识真正践行的人并不多,也只有在那些真正理解摄影的摄影师作品中才能看到。


  N0.5 是什么契机让您涉足策展领域的?

  叶:8年前,我开始做中国大学生现代摄影大赛的策划和评选工作,赛后组委会将作品印制成册,但我总觉得传播受限,于是就萌发了在各地高校做摄影讲座和巡展的事宜。初始的策划,也仅是挑选比较好的作品陈列出来,没有一个贯穿全局的主题。从那次起,我就意识到摄影不应只限于好友之间的交流、互相赞美,好作品必须要印在书上,挂在墙上,接受更多人的思考。

  之后,我花了大量的时间来研究摄影的内涵和表达,慢慢地,开始对整体展览的方案思路越来越清晰,不知不觉中,朋友们有好的专题就会请我来策展。我想策展这件事情,是需要不断地打磨许多的细节才能看到最终的样子,它的乐趣,在于一种期待。

《人民公社》系列三  方小马 摄


《人民公社》系列之四  方小马 摄


  N0.6 在我的认知里,策展是一种用摄影师的作品进行再创作的过程,如果是在群展中,每一幅作品来自不同的摄影师,您会如何协调作品间的观看顺序?

  叶:群展情况有两种,每位摄影师只有一幅作品和一个专题的区别。前者,我选择具有共同指向的内容,或者是相近的形式,在作品间会通过某种联系来组合,从而形成观看;后者,我会寻找摄影师的作品是否在某个主题阐述上存在互补和一致性,通过空间的分割让观看更加有序。后者的展场一般会更大,需要整体的展览气场,也需要给每位摄影师营造独立的展览气场,展览气场的建立让展览更有吸引力,这是能留得住观众脚步的核心。

《大运河》系列之一  张伟 摄


《大运河》系列之二  张伟 摄


  N0.7 拍摄与观看像是影像的两个双胞胎小孩,在二者的关系上,您是怎么做连接的?

  叶:我经常开玩笑说,拍得好不如选得好,选得好不如展得好,展得好不如“某某”好。展览是从选择哪些照片来表述到观看的一个过程,从近年来的展览来看,部分摄影展的问题出在了作品数量过多和尺寸大小不匹配上。

  很多摄影师舍不得作品,在展览中放了太多的照片,比如原本有十张形式、内容不错的作品足以表达思想,但偏偏加进去几张无所谓的照片,把整体的形象都破坏了,就像一盆菜中有一只苍蝇,会把整盆菜都毁了,所以展览的选片宁少勿多。

  展览的空间是决定性的,就空间来定作品的尺寸大小,不是说一定要多大才好,主要是得考虑观看者和作品的距离,得出一个相对舒适的尺寸,让观看舒服,作品大小比例和彼此间隔是展览显得高贵和平庸的关键要素。

《中国物件》系列之一  周伟 摄


《中国物件》系列之二  周伟 摄




策展人



叶明文


策展人、影评人

感光教育和现代摄影网创始人

2013年 中国摄协北京函院优秀教师

2016年 获平遥大展优秀策展人

连续担任5届中国大学生现代摄影大赛评委




返回顶部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6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