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摄影

搜索
海峡摄影 专题 查看内容

老照片回眸90年代的上海“繁花’开遍正当燃

2024-3-15 15:17/ 发布者: answer/ 查看: 74/ 评论: 0

  《繁花》是开年最热的话题之一,“时代”其实是这部剧的隐形主角。在1993年的上海,阿宝们和一个剧烈变化、充满激情的时代迎面相撞。从很多老照片中可以看到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朝气蓬勃,勇立潮头,正是一个时代弄潮儿。

1998年10月,上海黄河路,店铺的霓虹灯招牌林立,马路上停满了汽车。  Joe McNally 摄



富贵迷人眼

  “1993年的黄河路,755米长的一条街,开了一百多家饭店”,大香港、金八仙、来天华、笠笠、大上海、粤味馆、苔圣园……黄河路上霓虹招牌林立,灯火通明。当时,去一趟黄河路上吃饭是“顶顶有面子”的事。一条黄河路,浓缩了当年上海滩的繁华。每家饭店几乎都要提前半个多月订位,一到春节就更是一位难求。
  几位曾经在黄河路上奋斗过的人说,《繁花》中呈现的黄河路是非常真实的。据武陵春饭店老板回忆:“当年黄河路是美食标杆,很多家店的包间消费都在四五千元一桌,高档宴请确实会过万。” 当时不少饭店都经历着一个晚上营业额超过10万元的盛况。黄河路上老板的出身各不相同,但“敢闯黄河路的都不是一般人。”
  至今仍在黄河路营业的粤味馆老板的儿子James表示,电视剧中的那些大貂皮、高嗓门,还有各种明争暗斗,他从小就耳濡目染。1996年,他的爸爸买了一辆奔驰车,他下车时引来众人瞩目称羡的场景不仅他自己至今记得,就连这里的老食客都会经常提起。
  黄河路上,除了来这里吃龙虾找机会的老板,就是消息灵通的烟纸店老板。现实中的那位“包打听”是位女士,当年她的烟纸店就开在苔圣园的斜对面,那位老板和她的女儿还在苔圣园做过三年点菜员,后来去了日本。当时大家都叫她“大篷车”。
  不过随着城市的发展改造,黄河路的生意日渐落寞。不过令“大篷车”唏嘘的是,不少饭店开业后日进斗金,也让一些老板、老板娘沾染上了不好的习惯,造成一些家庭夫妻双方分道扬镳,还有的因为劳累透支身体而过早离世,这些让黄河路的财富故事蒙上了阴影。这也是她多年来不愿意出门的原因之一。因为她几乎和黄河路上的每一家饭店都打过交道,出门就忍不住来到黄河路,容易睹物思人。
  现今的黄河路虽然餐饮食肆林立,甚至90年代起就在那里发家的餐厅依然在经营,但整条街俨然没有了当年的霓虹璀璨。而开年大剧《繁花》的出现,或许能让这条曾经目睹上海商海浮沉的小吃街再重温一下往日的烟火盛景。

1993年6月,上海,商业区拥挤的人潮。  Tom Stoddart 摄


1998年10月,上海,街道车水马龙,店铺的霓虹灯招牌林立。  Joe McNally 摄



摩登大都市

  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滩,是一个绚烂多彩的年代,是勇立时代潮头的城市。这段历史画卷上记录了经济腾飞、社会变革、科技进步等多个方面的瞬间,每一帧都是时代的见证,是上海滩独特的历史印记。
  卷发大波浪、墨镜、大耳环、西装还有大哥大……是当时的时尚风向标。看《繁花》时,老一辈人在怀旧,年轻人感叹当时的上海如此摩登。有很多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晒出90年代照片,人人新潮洋气,风华正茂。
  商业繁华不仅表现在餐饮和时尚上,更深刻地反映在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1993年,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场面显示出金融市场的繁忙与活跃。人们聚集在交易所,投入股市的热潮中,这是一个经济进入快车道的时代。同年6月,凤凰自行车工厂的一名工人在生产线上投入工作,而上海大众汽车生产线上的工人也在努力创造更多的汽车。这一系列照片记录下了上海滩经济腾飞的瞬间,每一位奋斗在岗位上的劳动者都在为城市的繁荣贡献力量。
  而在这个时代的喧嚣中,麦当劳店面的繁忙场景也成为上海滩的一大特色。1998年10月,上海的麦当劳门前熙熙攘攘,店内外都弥漫着熟悉的快餐香味。这反映了上海人们日益繁忙的生活,同时也代表了城市化进程中快餐文化的兴起。抓住这个时代的脉搏,麦当劳成为上海滩的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人们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寻找着便捷与美味。

1994年5月1日,上海,一位父亲在帮他的妻子小孩留影。    Peter Charlesworth 摄


1994年5月1日,上海南京路,男子在人群中使用大哥大。    Peter Charlesworth 摄


1995年10月1日,上海南京路上,一名穿着西装戴着墨镜的男士正在使用手机。  Gerhard Joren 摄


奔跑新时代

  《繁花》跨年播出,从2023年步入2024年,人们和剧中人一样相信,冬去春来,繁花似锦。王家卫心目中的那一片“上海滩”,在最近十多年间,步伐更加坚定、沉稳、勇毅、创新。大上海,包括小说中阿宝家居住过的淮海中路思南路地区、普陀曹杨新村等,如今也正迈入城市更新的关键阶段。
  这座全球超大城市的建设,正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城市更新既是回答“好不好”的解题之笔,也是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重要载体。城市更新既要解决今天的问题,也要为明天的发展腾出空间,吸引更多新鲜血液进驻。
  城市更新的脚步飞快。剧中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在浦东陆家嘴拔节“生长”,直至1994年亮灯。如今,奔跑起来的上海,也催促、激励、“倒逼”新时代的阿宝、玲子、汪小姐、李李、陶陶们,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人生涵养。
  黄浦江的浪头滚滚向前,上海始终勇立时代的潮头,繁花开遍,正当燃。

1993年6月,上海,一家三口在外滩游玩。打扮洋气的母亲躲在镜头之外,保护坐在黄浦江江边护墙上留影的孩子。彼时,黄浦江对面是正在建设中的东方明珠电视塔,是当时最高的建筑,周围几乎没有高楼。 Tom Stoddart 摄


1993年,上海,麦当劳里的小顾客们正在享用他们的大餐。  Tom Stoddart 摄


1994年5月1日,上海,一家三口在繁华的南京路上散步。  Peter Charlesworth 摄


1993年,上海,人们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购买股票认购证。  Tom Stoddart 摄


1998年10月,上海,繁忙的麦当劳店面。  Joe McNally 摄


1993年6月,上海,凤凰自行车工厂的一名工人。  Tom Stoddart 摄



1993年,上海,上海大众汽车生产线上的工人。  Tom Stoddart 摄

1993年,上海,南京路上的窗户清洁工面对镜头满面笑容。   Tom Stoddart 摄


南京路是上海开埠后最早建立的一条商业街,它东起外滩、西迄延安西路,横跨静安、黄浦两区,全长5.5公里,其中以西藏中路为界分为东西两段。南京路一直以来被誉为中华商业第一街,素有“十里南京路,一个步行街”的称号。   Stuart Franklin 摄


2024年1月6日,在上海影视乐园拍摄的电视剧《繁花》的黄河路实景。  刘颖 摄


2024年1月9日,市民在黄河路的苔圣园酒家前留影。据说苔圣园酒家是剧中至真园的原型,是黄河路上标志性的本帮菜馆之一。  刘颖 摄


2024年1月9日,市民游客在黄河路拍摄路牌。   刘颖 摄


返回顶部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6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