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明是新华社最优秀的新闻摄影记者之一,他日前出版了收录其历年经典摄影作品的《被定格的感动》一书,里面每一张照片的背后,都能看到一个优秀记者的素养。正如新华社领衔编辑、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陈小波所言:“很多年后,时过境迁,沧海巨变,人们会因着陶明的记录,向那些消失人群致敬;而他自己,也因为赤诚的记录,成为被后来者致敬的人。” “面壁思过” 陶明 摄 2017年7月14日,游客小心翼翼一个挨着一个通过华山“长空栈道”。 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西岳华山,其南峰绝壁之上的“长空栈道”路长百余米,由凿路人在万仞绝壁上镶嵌石钉搭木椽而筑。栈道上下皆是悬崖绝壁,被誉为“华山第一天险”。游人至此,需面壁贴腹,屏气挪步。 N0.1 作为新华社的高级记者,从事新闻摄影30余年,获奖无数,您举起相机的“初心”是什么? 陶:1982年7月,我从安徽省六安师专毕业后,分配在一所乡村中学任教。当时全校只有一台电视机,晚上青年老师们就在学校的活动室一起观看。我印象最深的是1983年夏季,每到星期天的晚上,我们坐到电视机前,收看央视播放的25集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这部赞颂长江的宏伟与壮丽、表达中国人民对长江的热爱与依恋之情的电视片,摄影的字幕上映出的作者却是日本人。这对当时业余爱好摄影的我,心灵触动很大,从此暗暗下定决心要学好摄影,将来在摄影上有所作为,中国人用镜头拍好中国的人、中国的景、中国的事。 从此,我的业余爱好摄影有了目的性,有意识地尝试以图片叙故事、道感情,几百幅新闻摄影作品登上了《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安徽日报》等中央和省市级报刊。1992年10月,我有幸调入心仪的新华社,在陕西分社当上了一名专业的新闻摄影记者。 我很幸运,这么多年来,新闻摄影既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兴趣爱好,兴趣与工作能结合,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能记录历史的工作,虽然有时很辛苦、很累,但很快乐! 乡间学童何其苦 上学须过“钢丝桥” 陶明 摄 1996年6月6日,12岁的刘小花小心翼翼走在“钢丝桥”上。尽管每次走上这座“钢丝桥”都胆战心惊,但她和她的39名同学每天还得往返4次从这座桥上通过,去对岸的学校上课。陕西省安塞县谭家营乡龙安村被一条河分成两半,十几年前建成的木板桥因部分木板腐蚀,两年前就变成了“钢丝桥”。村上的小学生每天不得不冒险求学,1994年以来已有9名孩子从4米多高的钢丝桥上掉入河中,刘小花也在其中,并因此住院一个多星期。 追与逃 陶明 摄 2003年10月18日,追债人梁某发现了白某(站立者),将其死死抱住。 这是在西安咸阳机场候机大厅内上演的一出“追与逃”,凸现出当今社会经济生活中债务人与债权人角色的变异。 N0.2 “在平凡中发现精彩”是您的座右铭,您的作品题材也往往以小见大,要想拍好新闻摄影,您认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陶:透过镜头,用相机记录身边的平凡人、平凡事,发现身边精彩,是我的摄影追求。我镜头记录的,往往是涓涓细流。但是,这些涓涓细流汇聚起来,就成为社会发展的纪录,成为历史进步的见证。我相信,摄影记者的镜头,即使面对“平凡”,也能书写历史。 1996年6月初,我得知陕西省安塞县龙安村小学生们每天走“钢丝桥”过河上学的事,并前往核查、采访。3天后,我发出的《乡间学童何其苦 上学须过“钢丝桥”》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陕西省省长看到报道后,拨款千万在全省修建100座“慈安桥”。到2019年春,我在陕西省渭南市一个偏僻乡村看到编号3400的“慈安桥”。我的这张照片获得新华社的社级优秀作品,还获得当年全国新闻摄影年赛银奖。 这些年来,我也曾参与过许多重大事件和新闻的报道,但相对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重大题材毕竟仅是几朵浪花,细算下来,在我发稿的上万条摄影报道中,重大事件只占其中的百分之一二。 在分社当记者,接触的几乎都是平凡的人、平凡的事。要想把基层的人与事,变成全国或者世界关注,最重要的是要把镜头前的小人物或平凡事,与整个社会相连接,寻找出与社会热度的共同点,摄取和谐有序的精彩瞬间,并及时地传播出去。我的一些获奖或产生社会较大影响的新闻摄影作品,大多取材于身边的小题材、小人物。比如,反映风雪阻碍交通的《归途》,获得第23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纪实类金奖;反映逃债与追债的《追与逃》,获得当年新华社年度最佳照片和全国经济新闻银奖…… 对基层新生事物和平凡人物的新闻判断力与敏感度,重要的是要换位思考,学会使用陌生的眼光看熟悉事物,用熟悉的眼光看陌生事物的,跳出“地域”局限,才能有更加广阔的空间。在追求“共同”的同时,追求“不同”:共同的关注、共同的话题,共同的兴趣、共同的需要;不同处则是追求独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满足读者对信息的共性和个性化需要,永远是我报道的追求。 国球 陶明 摄 1998年5月4日,在古城西安一处小餐馆,忙里偷闲的厨师与放学的小学生在小圆桌上摆开战场。那份认真与专注,可见作为国球的乒乓球在普通百姓中的普及,也许这正是中国乒乓球运动成功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乡村教师带着母亲上课 陶明 摄 2016年12月26日早晨,陈永清在家给老母亲喂饭。 在陕西省城固县新华小学教师陈永清的宿舍里,两张并排摆放的单人床占据大半个房间,陈永清88岁的母亲躺在床上静静地看着儿子批改作业。多年来,因妻子在外地打工,陈永清一个人挑起照顾瘫痪老母亲的重担。 从2013年开始,为方便照顾母亲,陈永清在摩托车后座上专门安装了老年人座椅,早上去学校的时候带上母亲,把母亲安顿在校园宿舍。上课之余就坐在母亲身旁批改作业,放学时再把母亲带回家。 陈永清克服困难,十年如一日地精心照料老母亲,在当地成为佳话。 N0.3 摄影是“取舍”的艺术,面对突发瞬间,您会“取”什么?“舍”什么? 陶:摄影是减法艺术,一张照片不可能揽下整个世界。以细节取胜,敏捷地抓到新闻现场人物,或丰富的表情,或夸张的动作,以小见大,是日常生活中新闻摄影报道取得成功的突破点。 新闻摄影有放大某一瞬间、聚焦某一场景的功能,形成视觉冲击力,从而占据人们的记忆。 与文字不同,新闻摄影照片是可以做多元解读并随着时间、空间转变而焕发新的意义。在采访报道过程中,我力求图文经得起推敲,将客观、准确、真实放在重要位置,做到不猎奇,不刻意渲染。 深入基层,反映百姓喜怒哀乐,反映群众心声,是每一位新华社记者的天职。近30年来,透过我的摄影报道,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敬老院里的爱情 陶明 摄 2019年10月15日,国际盲人节,陕西省洛南县灵口敬老院,张金水夫妇(左)、杨红山夫妇(右)在婚姻登记后合影留念。两位新娘虽然都是盲人,但他们像年轻人一样,十指紧紧扣在一起,羞涩中带有激动。 N0.4 回顾过往拍摄经历,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最大的遗憾的什么?最满意的作品是什么? 陶:新闻摄影是以摄影技术为手段,以图片、文字为媒介,对新近发生、发现有意义的事实的报道。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在选择报道题材时,我的第一判断是这个内容是否适合以图片的直观形象和简要文字说明,来报道、传播。遇到有专题故事的线索,我首先是了解故事的概况,判断这个故事是不是打动了我。如果我自己都没有被感动,岂能用我的报道去感动读者? 摄影本身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些年来,我参加了无数次大事件的采访,常驻过中国香港、台湾,更报道过无数撼人心扉的基层的人与事。我刚到新华社时,曾计划每天坚持用采访的影像,写“摄影日记”。遗憾的是只坚持了很短的时间。2013年我被派驻台湾的90天里,再晚也坚持整理完当日拍摄的影像,写下当日的采访感受。为此,新华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图文并茂的《行摄台湾》画册。如果当初我能坚持写“摄影日记”,那多好啊。遗憾的是这些年来,我不仅没有坚持用摄影的形式写日记,甚至还丢失了一些重要的影像资料。 目前,我虽然发表了近2万张摄影作品,但没有“最满意的作品”,只有《乡间学童何其苦 上学须过“钢丝桥”》《第一次“合影”》《心有余悸》《老爸 女儿是你的肩膀》《敬老院里的爱情》这几幅我感觉较好地捕捉了新闻现场的“决定性瞬间”。我希望在我今后的摄影生涯中,不忘初心,能拍出自己最满意的作品。 回家的“礼物” 陶明 摄 2018年2月6日,陈小林带着她一岁多的二宝女儿在西安咸阳机场乘飞机去广州。在广州工作的陈小林有一双儿女,她将儿子留在西安与奶奶一起过年,自己带女儿回广州与姥姥过年,让两边的老人都能享受天伦之乐。 倾城送英雄 陶明 摄 2003年3月30日,陕西省佛坪县倾城出动,追悼在3月28日扑火中牺牲的9名英雄。3月28日,佛坪县发生山林大火,县林业局局长彭永安等9名灭火者献出了宝贵生命。火灾发生后,当地政府组织县直机关精干力量、邻近乡镇精壮劳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及邻县派出的30名专业扑火队员,共500余人将火扑灭。 N0.5 您的新闻摄影配文也是一大亮点,文字隽永洗练,往往对作品起到“点睛”作用,您认为摄影人应该怎么提高配文这一块“软实力”? 陶:上大学时我学的是汉语言文学,后来又进修新闻摄影。这两个专业对我后来从事的新闻摄影采访工作无疑有着很大的帮助。 作为新闻摄影,它由照片和文字两部分组成。捕捉到好照片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影像的文字说明。标题与文字说明,往往是画龙点睛之笔,图好,文好,图文相得益彰是新闻摄影报道成功的前提。 新闻界很多成功的新闻摄影人,都是文字说明写作的能手,更是照片标题的高手。 作为摄影人,写好图片的文字说明,功夫则在摄影外,一则要及时掌握社会发展趋势,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及时掌握社会热点;二则要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甘当小学生,多向先辈及采访对象学习。 《回家的“礼物”》是我乘飞机从安检口到登机口途中拍摄的,并及时了解了相关情况。如果一拍了之,就不会有几十家媒体采用,有的还在头版大幅刊登。我想应该有三个原因,一是新颖的标题,二是春运时节民间的风俗,三是国家计划生育“二胎”政策的开放。作为一个合格的摄影记者,在拍到精彩的瞬间后,应该多向文字记者学习,多问,多做采访笔记,为照片提供更多丰富的信息。摄影记者不能当“咔嚓记者”,在发表作品时,仅在照片的下面标注“某年某月某地”,让读者去琢磨,是不值得提倡的。细致的采访中,发现不引人注意的关键细节,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内涵,窥一斑知全豹从而让报道大放异彩。 嫁娶的别样滋味 陶明 摄 2007年3月17日,新娘刘瑜(左一)在婚宴上改口称新郎父母为“爸爸、妈妈”,婆婆(右一)高兴得合不拢嘴,一旁的母亲(右二)却一股别样滋味在心头。 来自安徽省岳西县大别山腹地的农家子弟储国强,大学毕业后在古城西安工作,并与城市姑娘刘瑜喜结良缘。随着城乡差距的缩小和人口流动的加快,如今中国的农家子弟与城市青年的联姻越来越多,他们的婚礼也因此具有浓浓的传统韵味和现代气息。 “邓公是我最佩服的人” 陶明 摄 “邓小平是我最佩服的人”——在接受专访时,80岁的金庸先生开门见山,以这句话开始他的谈话。1981年7月18日,金庸先生应邀来到北京,受到邓小平的专门接见。那是以“金庸”为笔名的查良镛第一次见到邓小平,也是香港新闻界在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得到邓小平接见的人。 N0.6 新媒体时代,信息碎片化、多元化,您认为对新闻摄影的冲击是什么?新闻摄影人要如何应对? 陶:守得住初心,定格关键瞬间,在这个浮躁的摄影时代,实属不易。为了流量,为了浏览量,一些媒体的摄影部也改成了多媒体中心或者直接撤消,很多摄影记者为了应付单位的短视频发稿任务,放下相机学习如何拍摄短视频、如何编剪短视频,而放弃了本身的主业,实属不可取。其结果是碎片化的短视频漫天飞舞,而出彩的单幅摄影作品却越来越少。 古人云“学有专攻”。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分工会越来越细,所谓的一专多能,恐怕只适合应急场合。“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摄影与摄像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艺术,从内容和情绪的表达上,图片是一个瞬间,而视频是一个过程,二者的维度不同,表达的方式也不同。视频中的这个画面,打动不了你,马上转换成一个画面,再加上煽情的背景音乐,可能就打动了你。而新闻摄影作品所捕捉的画面是所摄时代的某一横断面,是时代的影像记录。而这种捕捉与定格的能力,只有摄影才能做到。像《开国大典》《志愿军归来》《结婚登记处》《小平你好》……这些过目不忘的经典新闻摄影作品,定格的虽然只是整个事件中的一瞬间,但却不亚于一部纪录片、一部电影、一部巨著,有着一图胜千言的功效。 作为摄影记者,既然你选择了新闻摄影,你就得有定力,不可见异思迁,而首要的目标应该是发挥其自身特长,定格时代与生活中精彩的瞬间, 做一名坚守的新闻摄影人。 狄更斯那句名言也许可以形容当今新闻摄影的现状:“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虽然纸媒生存空间被压缩,快捷、发达的多媒体、新兴媒体方兴未艾,但只要有世界风云的变幻,就有新闻摄影的存在,新闻摄影职业就不会消失。当然,作为新闻摄影人,面对“人人都是摄影记者”的当下,不能固步自封,要以专业精神和敬畏态度,发现有时代特征事物并以摄影视角进行新闻摄影报道。 天安门前拍写真 陶明 摄 1993年2月17日,曾获时装模特大赛冠军的山东姑娘于苗,应日本时装模特中心的邀请,来到天安门广场拍摄个人写真集。名模的风采,吸引了不少游人驻足观看。 “女儿, 爸爸再为你编一次辫子” 陶明 摄 2010年8月12日,韩如栋最后一次为女儿编辫子。 当日,救援人员将遇难的8岁女孩韩璇从5米多深的淤泥中挖出,其父亲韩如栋用清水将女儿清洗干净后,又为女儿最后一次编辫子。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8·7”特大泥石流灾害中,韩如栋的家被泥石流冲毁,其父母、妻子、女儿、弟妹等9人遇难或失踪。 山区孩子的午餐 陶明 摄 2007年3月29日,三年级的申琦(右一)与同学在一起就餐。由于宿舍紧张,60名女生住在48平方米宿舍里。 地处秦巴山区的陕西省洋县酉水小学共有294名学生,有128名学生因为居住地距离学校太远,只能选择住校。这些住校生从家里带上大米到学校,大米蒸熟后拌上辣酱和咸菜,便成了这些孩子们的午餐。洋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没有被列入国家“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们的住宿和伙食问题,还需整个社会及各界热心人士的关爱。 N0.7 面对那些有志于新闻摄影的“后浪”们,您有什么建议,让他们少走弯路? 陶: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摄影记者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不要忽略身边的小题材,而要多总结自己的拍摄得失。一旦确认自己要做新闻摄影人,就应该选择自己熟悉与感兴趣的领域,坚持不懈地奋斗! 新闻摄影需要的是坚持而不是浮躁。人与人最小的差距是智商,最大的差距是坚持。风雨无阻的坚持就能胜利!坚持,就必有成果。 感恩的孩子们 陶明 摄 2008年5月16日,在四川省广元市通往汶川地震重灾区青川县的途中,马鹿乡沙石村不少孩子手举感谢标语,在路边向前来救援的人们致谢。简单一句话,震撼万人心。 耄耋老汉沙漠植树千万株 陶明 摄 1999年8月18日,郭成旺老人带着曾孙行进在沙漠中,老人的希望是:“子子孙孙植树造林,直到沙漠都变成绿洲。” 陕西省榆林地区靖边县东坑乡毛团村78岁的郭成旺老汉15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在毛乌素大沙漠南缘植下1000多万株树,为4.5万亩沙漠披上绿装。 榆林地区林业局为郭老汉无偿提供了大量树苗,还对他的林地进行了飞播造林。目前林地除这条通向外部世界的道路外,很少有裸露的沙丘,绿化率已达80%以上。 高考表情 陶明 摄 2002年7月7日,西安市走出考场的考生。当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开始举行,全国有527万考生参加高考,比2001年增加73万人。 (本栏目刊发摄影作品选自《被定格的感动》一书) ■ 关于摄影师/Photograph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