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摄影

搜索
海峡摄影 专题 查看内容

时间的渡口

2025-7-17 15:25/ 发布者: answer/ 查看: 10/ 评论: 0/原作者: 摄影/文 李雅真

  编者按:《时间的渡口》是一组充满哲思的影像叙事,入选第六届全国青年摄影大展(风景类),摄影师李雅真以福建古渡口为线索,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遗迹中寻找时间与生命的答案。镜头下的石阶、残垣与潮汐,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岁月的隐喻——它们静默地诉说着千年前的繁华,也映照着个体生命的短暂与永恒。这组作品超越了单纯的地理记录,成为一场关于存在与消逝的视觉沉思。

顺济桥(南宋),泉州,2022年6月

清朝道光年间《晋江县志》载:“顺济桥,在德济门外,笋江下流,旧以舟渡。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郡守邹应龙造石桥,长一百五十丈余,翼以扶栏。以近顺济宫(即天后宫),因名顺济。”

古语“下通两粤,上达江浙,实海国之冲衢,江城之险要”。

东岐码头(唐),福州,2022年2月


林銮渡(北宋),泉州,2022年8月


林銮渡(北宋),泉州,2022年5月


  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发展,在各个历史时期都留下了遗存,成为历史的见证者。渡口曾经是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而今天随着时代的发展,渡口已不复当年的模样,它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下来……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之一。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港到福州港以及漳州月港,我走了海丝遗址和古渡口,试图穿越历史的风尘,去探访千年前成就的时代繁华。
  也许是年岁渐长,我越觉得在时间的长河,我们皆是过客。当我站在古渡口边,触摸着历史的痕迹,看着滔滔江水,潮涨潮落,年复一年,它们促使我去思考一直萦绕在我心中的问题 “我们该如何度过这一生,我们可以留下一些什么”。因此,《时间的渡口》是我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时间的感悟。
  《时间的渡口》创作取意“时间的长河,历史的渡口”。既表达了作为地理之河的渡口在历史之河中的流逝和发展,也隐喻作为生命之河中的个体在岁月之河中的消逝和变化。

江口码头(宋元),泉州,2022年6月

江口码头位于宋代法石港港区内。1186年,泉州太守真德秀描述:“法石寨去城一十五里,水面广阔,寨临其上,内足以捍州城,外足以扼海道。”



南外司正宗遗址(南宋),泉州,2022年8月


蟳埔村的蚵壳厝,泉州,2024年2月


盘光塔(宋),泉州,2023年2月


盘光亭(宋),乌屿码头遗址,泉州,2023年3月


后垵澳古渡头(宋元),泉州,2023年2月

“大船几多艘,小船无数”——《马可·波罗游记》


闽安古渡(唐),福州,2022年4月

“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郑和及王景弘等,通使西洋,自苏州刘家河泛海,到福建五虎门(闽安镇)扬帆,首达城。”——《明史》


东岐码头,福州,2022年6月


东海,泉州,2023年8月


洪山桥(宋),福州,2022年7月


安平桥(南宋),泉州,2022年3月

“晋江、南安之界,旧日以舟渡,宋绍兴八年,僧祖派始筑石桥未就,二十一年来赵令衿成之,釃水三百六十二道(即分水道为三百六十二孔),长八百十有一丈,宽一丈六尺……”——《晋江县志》



关于摄影师

李雅真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特约摄影师,视觉中国签约摄影师。北京电影学院图片摄影硕士。作品《时间的渡口》入选第五届东盟大学生文化周国际摄影展、第五届景行“徐肖冰杯”中国大学生摄影双年展、2024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女性摄影展、2024西双版纳国际摄影节、第六届全国青年摄影大展等。
返回顶部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6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