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摄影师保罗·佩蒂贾尼(PaoloPettigiani)的镜头下,世界褪去习以为常的外衣,披上一层梦幻的异色光芒。多洛米蒂山脉的针叶林化作西瓜粉的波浪,普罗旺斯的薰衣草田像被晚霞永久浸染,而马尔代夫的棕榈树则以荧光橙与桃红在碧海间跳动——这些超现实的景象并非数字合成,而是红外摄影技术对不可见光波的诗意转译。 异色星球 系列 Paolo Pettigiani 摄 佩蒂贾尼从11岁拿起相机起,便着迷于探索视角的边界。他的《异色星球》系列采用改装的全光谱红外相机,捕捉植被反射的近红外光(波长700-900纳米),而岩石、建筑等非反射体则保留原本色调。这种技术剥离了人眼的视觉惯性:叶绿素强烈的红外反射特性将绿色转化为粉红,而海水因吸收红外线依然保持湛蓝,形成强烈的色彩对冲,仿佛将地球重构为陌生星球。 意大利多洛米蒂山脉的拍摄是佩蒂贾尼对家乡的致敬。坚硬的白云岩在红外镜头下与柔粉色森林形成奇妙的张力,揭示地貌的另一种性格。此后,他的创作版图扩展至法国凡尔赛宫的几何花园、诺曼底潮汐中的圣米歇尔山,直至马尔代夫的环礁——每一处地标都在红外光谱中显露出童话般的质地,挑战人们对“真实”的认知。 “这些图像是科学与创意的联姻。”佩蒂贾尼解释。他的作品不仅呈现视觉奇观,更隐含对感知方式的追问:当摄影媒介将不可见光转化为可见色彩,我们是否重新发现了自然?在气候危机时代,这种技术或许也是一种隐喻——提醒人们,地球的奥秘远超日常所见,而探索与敬畏之心永不可缺。 如今,佩蒂贾尼的镜头仍在寻找下一片“异星”风景。他的红外幻境如同温柔的警告:习以为常的世界,或许只是我们尚未真正看见的万分之一。 异色星球 系列 Paolo Pettigiani 摄 异色星球 系列 Paolo Pettigiani 摄 异色星球 系列 Paolo Pettigiani 摄 异色星球 系列 Paolo Pettigiani 摄 异色星球 系列 Paolo Pettigiani 摄 异色星球 系列 Paolo Pettigiani 摄 异色星球 系列 Paolo Pettigiani 摄 异色星球 系列 Paolo Pettigiani 摄 异色星球 系列 Paolo Pettigiani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