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的傩舞从大山深处踏歌而来,隐藏在面具后的故事数之不尽,老腔悠长仍在万山丛中回荡……民间艺术形式富有特殊的魅力,蕴藏其中传统美德、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审美判断等,才是传承的主脉。 田间地头就是广阔舞台 每年农历正月初七至十五,安徽省池州市很多乡村都会择日进行傩戏“春祭”表演活动,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 20世纪80年代中期,徽州地区文化部门曾对徽州傩进行过一次全面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傩文化至今在徽州地区仍有比较多的遗存,既有舞,也有戏。系统保存了傩由祭祀舞蹈到舞台戏剧的演变实态。 安徽傩戏蕴涵着典型的社祭色彩和宗族色彩,从面具造型、祭仪、剧目内容等方面看,它又深受儒、佛、道三教渗透和影响,其中受佛教影响尤甚。它默默地潜藏深山五百余年,经历了多次历史风雨的洗礼而终未断流干涸,而今又发扬光大,蔚为“中国傩戏之乡”,这确实是中国文化史上一大奇迹。 数百年来,朴实的山民们以这种朴实的艺术形式娱神娱人庆贺丰收,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寄托自己的企望。以古老的傩戏来作为他们思想意识的文化载体,以这种宗教工的浑浑沌沌的歌舞呼号来倾泄慰藉自己的精神和灵魂,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 隐藏在面具后的非遗 傩堂戏,又称为“傩愿戏”“傩戏”“杠神”“冲傩”等,是一种宗教祭祀色彩很浓的戏剧,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傩堂戏至今在贵州境内大部份市县仍有遗存,尤以黔东和黔北的德江、思南、沿河、印江、铜仁、江口等县流传最广。 戴面具演出是傩堂戏最为突出的特点。面具以“堂”为单位,每堂面具的数目及角色各地不尽相同,民间流传看“半堂戏十二面具,全堂戏二十四面具”之说,实际上面具的数目主要根据演出的需要而定,并不拘泥于十二或二十四之数。 面具一般选用质地细腻而韧绵的白杨木、柳木雕刻而成。着色分为淡彩和重彩两类,淡彩以赭石或土黄作为底色,用黑色画眉毛、头发、冠帽,然后用熬制的桐油涂刷几遍;重彩常用红、蓝、黄、黑、禄、赭数色,多为土法制作的植物或矿物质颜料,也有用油漆涂绘的。 演出时以面具罩面,目光从面具眼孔中外视,头部其余部分用头巾包裹,头中的红、白、青色用来区别武将、男相与女相。 傩堂戏的剧目,原始宗教内容逐步减少,而中国文化典籍中所载的一些故事、民间传说、风土人情增多,傩堂戏的主要内容是傩堂正戏。表演形式包括歌舞、说戏、戏曲三种类型。 铜仁的傩堂戏班子几乎遍及各个村寨,其成员由情趣相投的村民自愿组成,多者二十余人,少则六七人。傩堂戏的传承主要靠坛主口传面授,家传与师传相结合,坛主一般都有较好的表演才能和惊人的记忆力,他们有的虽然一字不识,却能背诵许多剧目和全部戏文,声望很高。 至今,傩文化以非遗文化的形态在铜仁民间存留、传播,且演绎得更加多姿多彩。你我置身于科技,展望美好,但我们不曾离开非遗文化和身边的朴素传统。 苍凉悲壮的老腔 大概2000年前,在黄河渭河的交汇处,有一座西通长安的水陆码头。码头上一群船工,他们拉船时总是一人起头喊号子,众人跟着一起喊,一齐用力。有人用一块木头有节奏地打击船板,这号子便更有了一种号召,一种合力。黄河边上的船工拉了100年,就这样一人起头喊号子,众人齐吼齐合力。黄河边上的船工就这样拉了1000年,一人起头喊号子成了一人主唱,众人跟着一起喊成了众人帮腔满台吼,木块击板成了乐器,黄河岸边有了老腔。于是,老腔成了戏,有了唱腔。 老腔是陕西省非常古老的戏曲表演形式。长期在华阴广泛流传,分老腔、时腔两个剧种。流传千年的老腔是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 老腔的演出者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他们有着一种天生的本能,那就是从苦难中提取情趣。演出乐器有板胡、大号、手锣、勾锣、铰子、梆子、铃铃和木块击板,每个人身边都是几件家什,放下这个便拿起那个,搭档配合自然是十分默契。这些古老原始的乐器竟能演奏出铿锵而悠远的旋律,有力地烘托着老腔的唱腔。老腔带着一人唱满台吼的气势,带着以木击板的震撼,去唱征战和剿杀,去唱牺牲和失败,在老腔台下听老腔,那一声似乎从脑后发出的略带沙哑的唱,厚重而深沉。 渔村里的活动“油彩画” 连江县筱埕镇的东坪村,每逢端午,除了海上龙舟竞渡外,还有一项始于清朝顺治年间,至今已有370多年历史的“端午祭”民俗文化活动。东坪村的“端午祭”大礼,祭的是人文始祖五皇大帝千秋圣诞,是为了弘扬先祖爱国爱民的高尚品德。同时也通过祭祀活动,祈盼国泰民安,百业兴旺。 那天,村民会从各地赶回,家家户户从大人到小孩都会用油彩画涂上戏剧脸谱,参加游神活动。 约百人的仪仗队从东坪乡村头出发,路经天仙府、陈氏宗祠、无敌王府等,吸引了十里八乡的村民前来观赏,群众沿途燃放鞭炮,现场热闹非凡。 巡游不仅是热闹的游神,更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安定、平安、幸福的追求,给人一种别开生面的审美冲击以及心灵的感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