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复制 漳州云霄陈岱镇后江村纪念开漳圣王巡安民俗活动,起源于闽南“开漳圣地”云霄威惠庙,流传于福建、台湾及东南亚地区,是祭祀开漳圣王陈元光的传统节日风俗。每年元宵节期间,云霄民众用云霄开漳圣王巡安民俗的特殊方式(巡城、鉴王和走王)祭祀、缅怀开漳先贤建漳立郡、惠及民众的丰功伟绩,表达对陈元光及其将佐的敬仰之情。走王民俗活动在一块农田地举行,锣鼓喧天,鞭炮阵阵,走王起点与终点各设旗帜为号,分两组,抬着一座“开漳圣王”神像,在田地里你追我赶,奋力奔跑。看谁跑得快,捉住另一座为一局。天黑后 “走火把廵游”活动,村民用麦秆、干竹等捆成一个个大火把,固定在“开漳圣王”轿子两侧,点燃火把绕村巡游。一路上,鞭炮、烟花响彻云霄,村民以此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幸福吉祥。 冲庙祈福 范淑华 摄 传唱古今 范淑华 摄 政和县杨源村传统庙会,游翁时祖先像从庙中抬出来,神铳开道,抬土轿,打回避、肃静牌,锣鼓喧天,大旗招展。举旗:其中张字大旗一面,郭字大旗一面,出游时郭字大旗在前,回来时郭字大旗断后,其余的是各种旌旗;举神器:即古代的刀枪、戟斧等;放神铳;打锣鼓。家家户户门前、街道各个商店门前都大放鞭炮。最后游回到英节庙门前要冲锋进殿,即时又是锣鼓、鞭炮、神铳喧天,飞奔冲庙祈福平安。 台上台下 范淑华 摄 四平戏 范淑华 摄 庙会活动在英杰庙里的古戏台演国家非遗瑰宝“四平戏”,四平戏明末,从江西传入屏南龙潭村。清中叶以后,在屏南进入鼎盛时期。民国以后,四平戏活动范围缩小。流行于福建省屏南县、政和县的地方传统戏剧,保存原始的弋阳高腔特色,古朴传统的南戏表演风格,文本与表演的雅俗组合特征以及与宗教民俗关系密切之等显著特征。至今仍保存大批宋代南戏与明清传奇剧目的清代手抄古本。此外四平戏由于“错用乡语”以及随意性、即兴式“插科打诨”表演保存了大量传统民间口头文学与科诨动作以及研究古音韵发声、古声腔唱法以及武打套路等都是难得的活化石。 激情与速度 范淑华 摄 万众一心 范淑华 摄 激情九龙江龙舟赛 范淑华 摄 漳州的赛龙舟俗称“扒龙船”。仍传承着祖先传下来的“站立式”划桨,跟该区农耕时期“乘土船——挖河泥——种水稻”的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演变关系。龙舟用料精细,船、桨、舵均用杉木制作,颇为考究。龙舟外形独特,龙身半圆而长,最长的可容纳52对桨。龙舟种类繁多,有红龙、黄龙、青龙、白龙数种。每年进入农历五月,漳州大地龙舟锣鼓之声就不绝于耳,此起彼伏,盛况空前。比赛时,选手们奋力挥桨,动作齐整划一,龙舟劈波斩浪。水上标艇如鲫,岸上人密似麻。锣鼓声、喝彩声、炮竹声,声声鼎沸。 势均力敌 范淑华 摄 齐头并进 范淑华 摄 ■ 关于摄影师/Photographer 范淑华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士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 福建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三明市摄影家协会会员 “大扬杯”《海峡摄影》2020年度十佳摄影师 |